首页  财政法总论 税法总论 财税法制史 外国财税法 国际财税法 财税法学人 青年学者论坛
财税法研究机构 财政法治建设 税收法治建设 财税官员论坛 财税法学者访谈 财税法论坛 财税法精品课程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税法期刊 »  财税法论丛 »  财税法论丛 第5卷 » 文章内容
【编前语】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未来财税法的发展设计了宏伟的蓝图与基本的框架,十届人大立法规划对于财税法治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为我国未来的财税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乃至二十年将迎来我国财税法发展的春天。为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推动中国财税法迅速发展,编辑部决定以“未来二十年中国财税法发展展望”为本期热点问题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未来二十年财税法在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和基本制度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法合宪性思考
李俊明

】【关闭】【点击:1739】
【价格】 1 元
【关键词】市场经济;纳税义务合宪性
【正文】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宪法意识的培养

  从法律观点而言,宪法不仅是规定国家结构及政府权力的规范,而且更具有保障人民基本权的作用。若从政治的观点而言,宪法并非全依法理考量的结果,而是现实政治力量均衡的反映。因此,政治是宪法的本质,法律为宪法的形式。近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以及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2],再次凸显示出政府对任何制度的设计,逐渐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良好开端。但令人产生疑虑的是,宪法是否能真正得到遵守,或者只是部分条款(通常是符合执政者利益规定)发生效力,甚至是规范与现实背离,权力的运用完全不受宪法约束?也就是,问题不在于名义上宪法如何规范,而是如何能使规范与现实一致,让政党行为、政府行为以及市场主体行为确实以现行有效的宪法为遵循规则。

  在长期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人们对什么是违宪或合宪的界限并不清楚,甚至有时往往以政策取代法令,其后果是公民的宪法意识日益淡薄,宪法充其量不过是个花瓶摆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还出现权大于法的争论,这说明宪法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地位荡然无存。其中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清楚界定人民与政府之关系,反映到经济生活中就是,政府权力因公共利益干预人民基本权的界限并不明确,人民所享有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无法获得应有宪法保障地位,而更多的是出于领导人意志的恩惠给与。这种处于不确定状态的自由和权利,恐将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更为严重的是,即使宪法有明文规范,但如果政府不能诚信守法,造成人民对政府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宪法权威与宪法实施的效力,那么,立法者除了将男变女或将女变男以外,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呢?难道只要立法者通过法律的形式,人民就负有纳税义务吗?立法者的行为是否就可以不受宪法的制约?这些都是我们基于宪政国家必然引发的思考。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纳税义务的法律规范并不限于依法征税,其中还包含了一个深层次的宪政问题。市场经济主体只要负担不违反宪法规定的纳税义务,那么其在经济上的自由与权利都应该获得宪法的尊重与保障。若政府与人民都能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提倡多年的依法治税方能真正落实。

  二、市场经济体制中基本权的肯认及其配套法制之安排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而法治的落实不得离开宪政,必须以宪法为依归,因为法治的根本理念在于建立制度。诺斯曾将制度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宪法秩序;第二种是制度安排(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可能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远的);第三种是规范性行为准则,它主要来源是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意识形态)。[3]而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宪法秩序,我们以为就是基本权的肯认及其相关配套法制的安排。

...更多

【提示】 您好!没有登录不能阅读全部内容!如果您想继续阅读,请登录注册成为会员!

【作者简介】
    李俊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第三款明确宣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1页。 
  [5]葛克昌:《国家学与国家法》,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20页。 
  [6]参见1999年《宪法》第六条第二款、第八条第一款及第十一条第二款的修正,以及2004年第十一条第二款的修正案。 
  [7]廖义男:《企业与经济法》,台湾大学法学丛书1980年版,第29页。 
  [8]有学者提出了纳税人与代表国家的征税机关法律地位平等的观点,参见翟继光:《试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载《河北法学》2001年增刊;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第2卷第2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黄俊杰:《宪法税概念与税条款》,台湾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15页。 
  [10]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1页。 
  [11]张恒山:《义务先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12]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18页。 
 
【版权声明】未经财税法网(http://www.cftl.cn)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必究
】【关闭
本栏其他文章
·公共财政、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   (熊伟)[2004/9/18]
·《财税法论丛》第5卷序   (编者)[2004/9/16]
    联系我们 - 网站介绍 - 活动通知 - 祝贺网站开通   
本网站由 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 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财税法网 Copyright © www.cftl.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