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是个让很多发展中国家国民称羡的身份,代表了富裕、进步和光明的未来。许多人想尽办法,合法的与非法的,就是要在有生之年,拿到那通往天堂的通行证-绿卡。
公民代表的,是一种权利,但是也是义务,这种看似冲突的混合概念,却是有个重要的内在联系。那就是,负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对国家有个主张公共物品提供的权利,而这项权利,就表征了公民的身份。二者之间的关联,一般来说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先有了公民的身份确立后,才纳税义务的产生。这在一个封闭型的国家里面,尤其明显,在那里,公民身份的取得是设有重重限制的。
然而,在人口流动快速的全球化情势下,国家主权的要素之一-人民,就不再是个单薄的纸上概念,它以劳动力的方式,默默的扩散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大国,如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些人,无权以投票的方式和一般公民一样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讨论过程。他们沉默的用自己的双手,捡拾一般公民不愿碰触的肮脏垃圾,一砖一瓦的堆砌起发达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他们不是公民,没有名字也没有声音,但是他们构成了这些国家前进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当法国的移民社区因为不满警方违法逮捕对待而爆发了严重的暴动;当德国的政府为了抑制外来移工的加入,预计将在原本就冗长难做的公民考试里,额外加上100道题目;当全美国各地在过去几周里,发生了数十万人民自发性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将非法移民劳工当成犯罪人论处的法律。在这个过程中,看出一个当代的主权国家,如何在这个公民身份的习题上,写出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的答案。
在美国当前如火如荼的示威游行中,有一项诉求,喊得震耳欲聋,也突显出了此次抗议活动,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的。这个主张就是:既然美国非法移民劳工负担社会保障税、所得税和消费税的义务,那么,他们就有了公民身份的实质,也就理直气壮的要求给于公平的法律上合法身份对待。
这个见解透露了美国非法移民劳工在美国的多重身份:既是工薪所得的取得者,也是物品的消费者。这几乎已经拼凑出一个当代税收国家公民的身份图像,只是他们生不逢“地”而已。用量能课税的概念来说,平等课税不是以你贡献的多少税收给国库,也不是你相对的获得多少的给付,而是以个人负担能力的多寡来衡量。一个收入微薄的非法移工,只要在他/她的能力范围内做出对这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税收上贡献,没有人能质疑他/她活得比有身份证的其他人卑贱。
北京的户口,也许没有美国绿卡来的有价值,但是作为一个纳税者,前者是对一个尊严的身份代表的肯认吧。